部长信箱
“12380”举报信箱
组工指南
周每一学
两学一做
在线投稿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
你的位置:首页 -> 先进典型

【时代先锋树楷模】冯华:牢记初心使命 让荒山变绿荫

[ 发布时间:2019/12/15 19:17:33 ]  [ 浏览:次 ]


时代先锋冯华演讲稿


十六年,在我们漫长的人生当中,是一段不短的时光,而有一个人却用十六年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种树。他放弃了在北京工作的机会,用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将黄河岸边的千亩荒山变成了“世外桃源”。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就是洛阳华洋生态科技园总经理—冯华。



2003年,北京华洋海事中心总部响应中央倡导的“保护母亲河,再造祖国秀美山川”的号召,全力实施这个集保护母亲河、保护环境和扶贫于一体的新安县石井镇拴马村千亩荒山项目开发。

在非典爆发前,冯华作为项目负责人来到了距离县城50公里的拴马村,山里地质条件恶劣,被老百姓称为连野兔都不会光顾的地方。当时非典正在全国肆虐,冯华不顾个人安危,好不容易找了十多位林业专家,可他们实地勘察后却连连摇头,再联系时便杳无音信了。

怎么办?难道真的种不活一棵树?冯华一个人站在黄河岸边,看着眼前滔滔黄河水奔腾而过,回头看看身后光秃秃的山……作为一名黄河水哺育长大的孩子,对母亲河有着一种割舍不断的特殊感情,作为黄河的儿子,他暗暗的对自己说,困难是暂时的,一定会有办法的!接下来的日子里,冯华四处寻找伯乐,付出总有回报,幸运的是他这次辗转找到了洛阳市林科所的高级工程师刘本端,经验丰富的刘本端经过实地考察后,给予了能种树的肯定回答。

有了刘本端给的定心丸,冯华在面对方方面面的质疑时说,古代的愚公能够移山,今天的我们,有人、有技术、还有高端的机械,再大的困难也不怕!没有住处,他把园区内废弃的窑洞进行了修缮并作为根据地,一住就是八年;没有饮用水,他把一孔废弃的煤窑井水作为饮用水;没有路,他用挖掘机推开了园区的环山路和通往外界的道路;没有电,就请电力部门设法把电架到园区。在没电的日子里,微弱昏黄的蜡光下,冯华铺开了一张又一张图纸,一遍又一遍地描摹着黄河美好的未来……



2004年春天,是生态园开园后的第一个植树季节。为了尽快找到适合生态园种植的油松树苗,冯华带领技术人员一天内马不停蹄地驱车1000多公里,辗转江苏沭阳、陕西西安、河南安阳,到达目的地时他已累得两眼发花、浑身散架,但当他看到油松树苗后,他笑了,身上的累一扫而光,那一刻,他觉得所有的颠箥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为了方便和外界的联系,2004年,总公司为洛阳华洋新购了一个趸船。为将趸船从小浪底大坝送到园区,他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一次暴风雨考验。在趸船马上要到园区时,暴雨突至,狂风骤雨和汹涌的波涛一下子把船从黄河南岸卷到了北岸,船上的人都吓呆了。雨过天晴登岸后,随船而来的工人毅然离去,并留下了“你们从事的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的忠告。妻子为此也没少抱怨,但当她看到园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忍不住为丈夫16年来的辛劳而心疼落泪,更为他所从事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骄傲。冯华把生态园当作孩子一样看待,看着她呱呱坠地,看着她健康成长,陪着她历经艰难曲折,一点点脱胎换骨,焕发青春。

在冯华的带领下,荒山造林成活率超过90%,有的甚至达到了100%。在这期间,刘本端也被冯华迎难而上的赤子情怀所感染,他说,我从你的身上,看到的是一股子韧劲,是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我担任顾问,不收一分钱,只希望你能在我有生之年给世人创造出一个山青天蓝水绿的“世外桃源”。

如今的生态园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四季常绿、四季有花、四季有果,成为母亲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中原塞罕坝”,也被评为洛阳市唯一一家以保护母亲河和绿色发展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教育基地,真正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论断。




十六年的呕心沥血,十六年的艰苦奋斗,当初的荒山成了一片乐土,冯华也与这片他深深爱着的土地连在了一起。每天早晨,他都会站在山上的望江亭,看那金色的阳光洒满静静流淌着的母亲河,岁月静好,宛若新生。他觉得自己16年的辛苦付出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满腔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黄河时指出,要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更是眼下冯华最大的工作动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要带领大家继续努力,把黄河装扮得更美,让总书记的期盼在黄河岸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更多的人享受母亲河带来的福祉…...

初心,从黄河岸边的一片荒山而起;使命,在黄河岸边这片绿荫上前行!这就是冯华与母亲河的不解之缘!


演讲者:杨若君





发布人:新安党建

版权所有:中共洛阳市新安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