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信箱
“12380”举报信箱
组工指南
周每一学
两学一做
在线投稿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
你的位置:首页 -> 先进典型

【时代先锋树楷模】亦父亦师洒真情 ——记新安县石井镇初级中学教师 于小平

[ 发布时间:2019/12/23 17:35:27 ]  [ 浏览:次 ]


他是一位父亲,不仅爱护自己的孩子,更为他的乡村学生们撑起一片父爱的蓝天;他是一位老师,扎根乡村教育31年来,无怨无悔,辛勤耕耘,一片丹心育桃李,用自己的臂膀托起乡村孩子成功的希望和梦想。他就是新安县石井镇初级中学教师——于小平。




于小平,1988年参加工作,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原峪里乡麻峪小学、峪里初中、石井初中任教。31年如一日坚守在山区教师、班主任这些平凡的岗位上,用执着和爱心点燃山区孩子的希望。

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于小平就明白:教师是奉献的职业,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默默奉献。无论在哪个单位,哪个岗位,他都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始终以一名合格党员、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乐学乐教。





打铁必须自身硬,千锤百炼始成钢。和很多山区教师一样,于小平走上讲台后,就开始勤学苦练成为教学的“全把式”。根据需要,他几乎教过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而且还兼任学校图书借阅、档案整理、文明创建、学校宣传以及党建工作。加班加点,日以继夜,废寝忘食是工作常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凡日子,看似平淡,最需要责任心。有一次,他发现几个贪图凉快的学生凑在院墙根读书,感到奇怪:为啥那地方凉快!就走过去检查,原来学生们背靠的院墙裂开了缝,裂缝能塞下一只脚,阵阵凉爽的山风正是从裂缝中吹了进来。

凭着常年的山区生活经验,于小平意识到有危险,立刻让学生回教室读书。谁知学生们才刚离开,只听见“轰隆”一声,院墙塌了。学生们吓得大哭,一下子围到他身边说:“老师,您要是晚来一会儿,我们就拍在院墙下面了。”心有余悸的于小平坚定了决心,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必须重新修建院墙。于是,整个学校以及乡亲们纷纷加入到修学校的行列中,修完院墙,修厕所,修完厕所修桌椅。学校里里外外的新变化见证了于小平的点滴付出。艰苦环境磨练了于小平的意志,也加速了他的成长,2001年10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于小平相信:教师是学生的榜样,静下心来,才能教好学生,守住初心,才能获得更多的希望。

于小平入党后,就始终以一名党员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岗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

山区的学生离学校远,寄宿在学校的留守儿童多,班主任承担着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责任。有一次下大雪,有个走读的学生没有按时到校,于小平通过多种渠道仍联系不上这名学生。“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焦急之下,于小平走出校门沿着通往学生家的路去找,几步一滑走到半路,发现那个学生躺在路旁的沟里,已经不省人事。于小平不由分说背起学生,一路小跑赶到乡卫生院。当赶到乡里时,于小平也不知道摔了多少跤,趔趄着浑身是雪冲进卫生院哭喊着让医生赶快救救孩子。经过检查他的学生是癫痫病犯了,于小平又自费为学生付医药费,陪护孩子到天亮。当医生了解到于小平不是孩子的父亲而是老师时,握住于小平的手说:于老师,我还从没有见过你这样的老师,真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啊!”事后他还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学生虽然有父母,有监护人,但是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就应该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地关心呵护,让这些山区孩子少一点伤害,多一点关爱。

夏季多雨时,每当小河涨水时,就是于小平最揪心的时刻。他时时刻刻为了孩子们的安全着想,每天早早地来到河边,孩子们渡河时,他像一头护崽的老牛一次次穿梭在河水中,牵着孩子们的小手安全渡过河。

把困难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是于小平一贯的作风。班里的一个男孩因母亲重病住院而面临辍学。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流失,于小平三番五次家访,先到医院看望孩子的母亲,又到家里与孩子谈心。见到14岁的孩子独自一人在麦田里忙碌,他震惊了。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就能撑起自己的家,自己一定要为他撑起一片天!于小平二话不说走进田地帮助孩子收麦子。第二天,学生复学了,但是家里却拿不出生活费,于小平就安排他和自己一起吃住,给他买文具,添置衣服,课余时间义务给他补课。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高,并顺利考上大学。




渐渐地,学生们有了困难主动就想起了他们的于老师。在学生们心中,于小平既是严师,更是慈父。有个学生患上了气管炎,一到冬天就喘不过气来,需要吃中药治疗。于小平和爱人商量好,主动承担起煎药的责任,还专门买来了煎药用的砂锅,在家里为学生熬药。

31年来,于小平不知道照顾过多少山区孩子,不知有多少留守儿童在于小平家中吃过饭,不知有多少贫困学生得到过于小平的帮助,走向成功,成就精彩人生。于小平总说,他们是我的学生,更是我的孩子。他们有明天,我才更幸福!

于小平是石井人,对家乡的土地有感情,对家乡的孩子有责任。最让他有成就感的还是看到孩子们认真学习,靠自己的能力走出大山,梦想一点点实现。因为他始终相信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于小平坚守山村教师工作岗位,先后被评选为 “洛阳市优秀教师”“洛阳市优秀班主任”、“洛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洛阳市张丽莉型优秀教师”。事迹被“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中央电视台、光明网、光明日报联合采访报道。荣登2014年“河南好人榜。”




“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用担当诠释初心、用实干践行使命,于小平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却是沉甸甸的果实。于小平说,教师是他钟爱的职业,也是他无悔的选择。他愿用为人师者的责任和爱心点燃山区孩子的希望,以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担当,谱写新时代教育的辉煌篇章!







发布人:新安党建 来源:新安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中共洛阳市新安县县委组织部